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NEWS

庄和资讯

庄和资讯

内控管理师:2025年企业内控体系政策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"统筹安全与发展"要求,推动央企构建"风险-内控-合规"三位一体

作者:庄和律所 发布时间:2025-05-02 16:28:58点击:147

树英律师:北京庄和律师事务所主任,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、工商管理硕士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,疑难案件论证中心主任,企业合规师,潍坊仲裁委、中卫仲裁委、玉林仲裁委仲裁员,北京多元调解中心调解员,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院校校外导师、兼职讲师,北京市律师协会刑诉委委员。

执业领域:企业合规法律顾问、刑事辩护。刑事方面,通过把握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辩点和策略,实现当事人重罪转轻罪、轻罪轻刑、疑罪从无的辩护。主办过多起合规案件、反舞弊案件、重大疑难交叉案件,通过专业沟通,风险把控,系统操作,运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取得了显著的效果。

联系电话: 010-53381383,400-998-2139

2025年中央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

政策深度解读

一、政策背景与核心定位

2025年中央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政策以穿透式监管智能化转型为核心,旨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"统筹安全与发展"要求,推动央企构建"风险-内控-合规"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治理体系。政策首次将智能化穿透式管控作为主线,明确要求央企在2025年前实现全级次、全链条、全要素的穿透式监管覆盖,这与金税四期的"全流程数字化监管"形成政策协同。

政策创新点:

1. 监管逻辑升级:从"结果合规"转向"过程穿透",要求企业建立从业务穿透到责任穿透的全流程追溯机制。

2. 技术深度融合:明确提出以智能化转型为抓手,推动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在风险预警、跨境监管等场景的应用。

3. 境外监管强化:针对"一带一路"项目风险,单列章节要求健全境外投资并购、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的内控机制。

二、政策核心内容解析

(一)穿透式监管体系重构

1. 制度穿透

- 要求企业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"废改立",重点删除与穿透式监管冲突的条款,新增数据穿透、责任穿透等内容。

- 典型案例:中集集团通过"业审联防联控"机制,将风控要求嵌入EPC项目全流程,实现从合同签订到资金支付的穿透式管控。

2. 组织穿透

- 试点合规官垂直管理体系,下级企业合规官由上级直接任免,强化监督独立性。

- 南方电网成立跨部门"穿透式监管领导小组",统筹协调总部与三级以下子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。

3. 技术穿透

- 推广"智能监控天网",如中国航油嵌入AI工具实现交易对象档案创建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秒,错误率下降70%。

- 百望股份推出的贸易风险监测方案,运用图计算技术构建交易关系图谱,可一次性排查万家企业关联风险。

(二)重点领域风险防控

1. 债务与投资风险

- 建立"风险分类清单",将债务集中、高杠杆项目列为重大风险,要求动态跟踪预警。

- 中国诚通通过"资金水库"战略,储备可调节资金池应对突发流动性风险。

2. 境外业务合规

- 要求境外单位实施"双轨制报告",同步报送当地准则报表与境内监管报表。

- 中船物流在新加坡公司推行"属地化+集团化"双轨制度,将礼品管理、差旅费报销等纳入合规体系。

3. 数字化转型风险

- 明确数据安全防护要求,如山东省国资委要求企业建立全域数据中台,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可追溯。

- 某央企试点"卫星遥感+AI"技术,实时监控境外工程进度与资产状态,防范虚假贸易风险。

(三)监督评价机制革新

1. 穿透式分析

- 开发风险预警模型,如应收账款周转率骤降20%自动触发核查。

- 南方电网编制《内控缺陷识别、风险评估标准》,将风险分为传统风险、新型风险、未知风险三类。

2. 考核刚性约束

- 内控指标纳入领导班子KPI,权重不低于30%,并与薪酬、晋升挂钩。

- 国资委将开展第二轮集团监督评价,重点检查三级以下子企业的资金流动与违规责任。
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与实施路径

(一)组织架构调整

1. 设立穿透式监管领导机构:参考淮安市国资委经验,在集团层面组建独立委员会,统筹协调跨部门监管任务。

2. 强化合规官职能:试点合规官直接向董事会汇报,赋予其对重大决策的"一票否决权"。

(二)技术工具落地

1. 搭建智能风控平台:

- 推荐使用"启信慧眼"等工具,实现工商信息查询、风险预警等功能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。

- 建设供应商全景画像系统,自动识别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。

2. 数据治理升级:

- 建立统一数据标准,打通ERP、OA、SRM等系统数据孤岛。

- 试点区块链存证技术,确保合同、票据等关键数据不可篡改。

(三)人才能力建设

1. 认证体系衔接:

- 鼓励员工考取内控管理师ICM(财政部体系)或CERMIC(国资委推荐),证书可作为晋升重要依据。

- 参加中国大学MOOC《内部控制学》课程,系统学习智能化风控理论。

2. 实战能力培养:

- 开展"合规微剧场"等沉浸式培训,模拟境外合规审查、关联交易识别等场景。

- 建立"吹哨人保护制度",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内部举报。

四、政策实施的挑战与应对

挑战 应对措施 

数据孤岛与系统整合难 参考山东省"统一纳入"模式,将分散系统接入国资在线监管平台。 

境外合规文化差异 推行"一国一策"风险评估,如中船物流在新加坡公司融合当地"零容忍"法治理念。 

智能化转型成本高 采用"轻量化改造"策略,优先在高风险领域(如跨境资金)部署AI工具,逐步扩展至全业务链。 

责任穿透落地难 建立"责任台账",明确每个风险点的责任单位、防控目标及应对措施,实行终身追责制。

证书样本:

五、典型案例参考

1. 中国航油:通过API接口嵌入智能监控工具,实现70余项风险指标实时监测,错误率下降70%。

2. 中粮信科:运用批量排查技术,单次筛查企业数量从百家跃升至万家,精准识别关联交易风险。

3. 南方电网:编制《内控管理手册》,明确22个业务领域的关键风险点与控制要求,实现流程标准化。

六、政策红利与未来趋势

1. 合规价值转化:

- 某制造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票据管理,年度税务成本下降12%。

- 合规体系可成为企业IPO审计、银行授信的"加分项",提升资本市场信任度。

2. 监管技术迭代:

- 金税四期与内控政策协同,推动企业实现"票税协同",如AI自动校验发票与合同一致性。

- 区块链、卫星遥感等技术将成为境外监管标配,防范虚假贸易与资产流失。

3. 人才需求爆发:

- 内控管理师、合规官等岗位需求预计增长40%,具备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。

七、附件:政策落地工具包

1. 制度模板:

- 《穿透式监管权责清单》《境外业务内控操作指南》

- 获取方式:国资委官网"政策解读"栏目下载。

2. 技术工具:

- 启信慧眼:工商信息查询、风险预警(www.qixin.com)

- 百望股份AI贸易监测:关联交易识别、风险图谱构建(www.baiwang.com)

3. 培训资源:

- 内控管理师ICM认证:财政部体系,考试仅考一科,证书可优先进入专家库。

- CERMIC认证:国资委推荐,课程涵盖风险评估、合规管理等核心模块。

结语:2025年政策标志着央企内控进入"穿透式监管智能化"新纪元。企业需以"制度重构-技术赋能-人才升级"为抓手,将合规要求转化为竞争优势,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
来源:法律人 法学经典大全 

微信图片_20250321211626.jpg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400-998-2139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400-998-2139、13292539285

二维码
线